3月6日,山东大学信息学院“般若须弥”社会实践调研团队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团队根据相对充分的实践,对“农村”垃圾处理进行了总结回顾,主要包括农村垃圾的分类、分类中出现的问题及不同城市对于农村垃圾处理模式进行的对比。

        总结过程中发现,在农村垃圾处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多难以协调的问题,比如,垃圾处理厂位置的限制以及科技的不成熟造成小程度的小范围环境空气污染。又比如虽然临沂村民对于农村垃圾处理保持满意态度,但是临沂所采取的镇政府包办农村垃圾处理到区政府统筹,虽然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但也同时不能更高效的运作。

        同时,团队对垃圾处理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就建筑垃圾而言,随意堆置建筑垃圾,一则污染环境,容易造成扬尘等恶劣天气,影响居民的健康和生活环境。二则占用一定土地面积,造成道路堵塞不通,道路狭窄,不易通行等问题,影响人民的出行安全。就植物秸秆垃圾而言,虽然避免了焚烧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和土壤的养分流失,但是秸秆还田的利用率不高,并且容易造成植物秸秆腐烂容易滋生细菌,且有时会影响下一次农作物的收成。而自家的厨房用火焚烧秸秆,则造成了村里在寒冷干燥的冬季堆放着大量的干燥植物秸秆,容易引起火灾,且造成村里环境的脏、乱、差等各种不良影响。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化了对于农村垃圾处理这一课题的了解,同时,农村垃圾的现状及不同地区的不同模式给了队员们很大的启示,队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编辑:杨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