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全力促进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信息学院推出“校友回响,’职’击未来”主题实践活动。响应学院号召,山信青行“职”为你来调研团,采取调查问卷与重点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生群体中投放问卷,了解同学们对于就业的看法以及存在的疑问,以便此后对5年内就业的学长以及相关专业老师进行重点访谈,以期能对同学们有所裨益。目前,调研团首批问卷已发出,前期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调研团将近年来有关信息学院专业本科就业情况的调研报告及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并查阅国家对于本科生就业相关政策,以及学院内对于同学就业的指导文件以及相关政策,做好背景调查。

电子信息专业对标岗位,即电子/通信/半导体行业岗位的招聘年薪达到18.83万元,位列第一。在以下20个职能中,应届生招聘平均年薪最高的是科研人员,为 27.11 万;位居第二、第三的为仿真工程师、半导体技术工程师,分别为 24.80 万、24.14 万。可以看到,以上三种职位均在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可选职位范围内,除以上三者以外,电池工程师、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人员与应届生新发职位同比增长最多的售后技术支持等职位也在本专业可选范围中。

电子信息专业对标岗位,即电子/通信/半导体行业岗位的招聘年薪达到18.83万元,位列第一。

在以下20个职能中,应届生招聘平均年薪最高的是科研人员,为27.11 万;位居第二、第三的为仿真工程师、半导体技术工程师,分别为24.80 万、24.14 万。可以看到,以上三种职位均在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可选职位范围内,除以上三者以外,电池工程师、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人员与应届生新发职位同比增长最多的售后技术支持等职位也在本专业可选范围中。

同时,在就业城市调研中调研团发现,上海应届生职位最多,北京应届生招聘年薪以18 万居首,投递上海的应届生最多,而投递北京的应届生期望薪资最高。投递新一线城市的应届生占比最多,超 5 成应届生认为新一线城市是最理想的工作城市。

在大的就业形势下,调研团对本专业——电子信息类的专业就业环境与趋势进行进一步深入调研分析。调研结果显示,受大环境影响,电子信息类就业率持续下降,但始终在平均就业率之上,就业薪资稳定增长,有望在未来赶超计算机类,其就业满意度大幅上升。

为使调研内容及结果更具严谨性、时效性和真实性,调研团成员进行就业相关的法律背调和政策背调。我们深入研习《就业政策公约》、《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同时对现行就业政策进行分析总结——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强化不断线就业服务、简化优化求职就业手续、着力加强青年就业帮扶、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在做好法律与政策背调的基础上,调研团成员开启首次面向本学院在校本科生就业研究调查。调研团同学设计首批调查问卷,等比例抽样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成绩段共70位同学进行问卷发放,对其就业方向、就业选择、薪酬及政策、信息、服务等方面调查研究后,调研团大致掌握了本专业本科在读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建议。

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多数本科生选择进一步求学而非本科就业,仅有少数同学对自己未来方向无想法。而其大多数对自己就业方向的龙头公司不甚了解。

在就业选择方面,我们选取薪资、就业城市及单位选择三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对薪资要求普遍高于一万元,这是当代社会互联网发展,科技力不断提升,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体现。在就业城市方面,大学生们期盼更多机遇更好的发展,选择一二线城市的居多。而对就业单位的选择各类企业平分秋色。

在对就业指导的调查中发现,本科生对就业相关信息的获取渠道丰富,但并未有统一权威的一站式就业服务渠道,同时对就业帮扶政策也是不知者居上。

在大学期间,参加过学校开展的就业指导活动的学生很少,大部分同学还处于信息茧房当中,本科生应积极打破信息壁垒,多了解才会有多选择。同时学生们建议学院开展多方面的就业指导活动,为学生们灿烂的未来保驾护航。


审核老师:董雅梅

投稿联系人:戴诗佳

联系方式(电话):15102490429

山信青行“职”为你来调研团